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09 14:57]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•同心奔小康
- [2025-05-09 14:56] 我们问了13个大学生:为什么要讲脱口秀
- [2025-05-09 14:34] 赶全国非遗“大集”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
- [2025-05-09 14:23]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- [2025-05-09 14:14] 春耕抢农时 江淮沃野种下希望
- [2025-05-09 14:13]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- [2025-05-09 14:12]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
- [2025-05-09 14:09]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- [2025-05-09 14:07] 城乡织密“文化网络” 全民共享“文化大餐”
- [2025-05-09 14:05]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.4万个
- [2025-05-09 14:01] 【文化中国行·一线讲述】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
- [2025-05-09 13:31] “转角遇见美”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
- [2025-05-09 13:27] 蚌埠五河: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出致富路
- [2025-05-09 13:21]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
- [2025-05-09 12:52] 《黑神话:悟空》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
- [2025-05-09 12:49] 《黑神话:悟空》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
- [2025-05-09 12:42] 市场监管总局党校召开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
- [2025-05-09 12:26]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.6万个
- [2025-05-09 12:25] 安徽省果树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
- [2025-05-09 12:15] 以陈嘉庚为原型,舞剧《海的一半》启动巡演